最新消息及動向

港股交易擬推投資者識別制度

近日有一則新聞是關於證監會建議就香港的證券交易推行投資者識別制度。該制度預期可以讓證監會更有效識別透過中介人(經紀行或銀行)下單的投資者,提升其監察市場的功能,從而加強保障投資者。 投資者所需的配合該制度要求中介人把客戶的身分證明文件資料,連同他們為客戶編配的一個券商客戶編碼,一次過交予由聯交所維護的保密資料庫。 中介人需要遵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先取得客戶的同意,才可以將客戶的身分證明文件資料轉交給保密資料庫。大家要留意,我們需要向中介人提交同意書,才可以繼續購買證券,否則,就只能夠出售本身持有的證券。  若果客戶在開戶時已經提交了身分證明文件資料給中介人,那麼,基本上只需要按中介人的指示,提供同意便可。  至於客戶若是持有香港身份證,但用了其他身分證明文件例如護照開戶,那麼,中介人就會跟進及更新你們的香港身份證資料。 中介人只須轉交客戶身分證明文件上的姓名、號碼、發出地和類別,無須轉交他們的身分證明文件副本,亦不會轉交他們的其他資料(例如出生日期、住址或電話號碼)到保密資料庫。另外,中介人向資料庫轉交資料屬一次性質,除非日後客戶的身分證明文件資料出現變更,才需要作出更新。中介人向保密資料庫提供的客戶資料,都會以加密技術保護。只有證監會和聯交所的獲授權人員才可以查取資料庫內的資料,任何查取資料的舉動及登入失敗的情況將會有詳細的記錄,未經授權的登入將會被調查。資料保安及查取監控措施會定期更新,以緊貼最新的科技發展情況。 證監會正就投資者識別制度進行諮詢,並預期於2022年實施。

報稅10大常見問題

雖然大家已交稅多年,但年年填報稅表時都不會掉以輕心,怕遺漏任何「扣稅」位。無論你是職場新手或工作多年,單身或已婚,先睇睇以下的10大常 見報稅問題,填表時打醒十二分精神,小心「拆彈」呀! 1. Freelancer 人工不高不用報稅? 不要以為Freelance或兼職非正職就不用報稅,無論是全職、兼職、Freelancer或自僱人士都要報稅。 2. 沒有收到報稅表就不用報稅? 錯了,只要收入超出個人基本免稅額就要報稅 (2019/20課稅年度的基本免稅額是$132,000)。若你知道自己要繳稅而沒有收到報稅表,應主動通知稅局。 3. 跟僱主報稅單就萬無一失? 誰說僱主一定不會出錯?不要將僱主的報稅單搬字過紙直接照抄,收入填多一個零,最終的稅款可以相差很大,小心駛得萬年船,還是自己核對清楚。 4. 有哪些免稅額? 納稅人除了可自動享有基本免稅額,還可因應個別情況提出申報以下的免稅額: 5. 如父母仍在職,可申請父母免稅額嗎? 即使父母仍有收入,子女也可為55歲以上的父母申請供養父母免稅額。每位父母的免稅額不能由多人攤分,兄弟姊妹間要先共識由誰人申請。 6. MPF強制性供款會自動扣減? 不少人會以為MPF強制性供款是「強制性」,稅局會自動扣減,非也,你填漏了會被視為放棄,無了$18,000扣除額。 7. 哪些扣稅位較易填漏? 記得留意認可慈善捐款和個人進修開支這兩項。不少於$100的現金捐款,有保留收據就可以扣稅。如你報讀與工作有直接關連的課程,課程是由合資格 的大學或行業協會主辦,亦可扣課程及考試費用。 8. 有哪些已通過的新增扣稅項目? 新增的3個扣稅項目,俗稱扣稅三寶,包括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QDAP)、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及自願醫保計劃(VHIS)。 9. 實體表和網上報稅有何分別?遲報稅有何後果? 實體報稅表要在發出日期起的 1 個月內交回稅局,網上報稅的期限可自動延長 1 個月。遲交報稅表會被罰款或被檢控,亦可能令你交多了稅,因為稅局 收不到你的免稅額及扣除申請,只會予你「基本免稅額」下單方面估計評稅。 10. 填漏免稅額/扣稅資料點算? 如用實體報稅表,可按報稅表要求的格式補充遺漏的資料,或用稅局專用表格作出修改。如網上報稅,可登入 帳戶並在「補充資料」一欄填上需補充的 資料詳情。